天祥附近有許多健行步道,白楊步道就是其中一個。白楊步道據說原本是計劃用來興建水壩發電施工用,後因環境評估而作罷。整個步道沿著立霧溪支流塔次基里溪谷前行,沿途必須經過多個隧道,來到“白楊瀑布”前有個涼亭可以稍做休憩,再往前行拐個彎就可抵達地下泉湧傾洩造成的“水濂洞”。

儘管現在是夏日,到處是炙熱的陽光,在陽光下一刻鐘也待不住。但是走在白楊步道,時而有山壁的陰影遮陽,時而有涼爽的隧道涼風,免費的冷氣吹到爽,走來還算消暑。其間蝴蝶翩翩飛舞,生態豐富,有鑑於此,微距鏡頭(AF-S VR Micro-Nikkon 105mm f/2.8G IF-ED)和廣角鏡(Nikon AF-S DX 12-24mm f/4G IF-ED)就是此行的配備啦!

進入白楊步道首先要穿越總長383公尺的隧道,隧道內陰涼消暑,不時還有水珠滴下,水滴到頭可真有股“透心涼”的感覺。出了隧道口,一片豁然開朗的景致呈現在眼前,一邊是峭壁,一邊是懸崖與湍急的溪水,步道平整,沒有上下坡起伏,是一條輕鬆的健行路線。

水是藍綠色的,洞口內則是長達383公尺長的隧道


奔騰不息的溪水


一路上走的就是這種一邊是山壁一邊是斷崖溪谷的步道


正中午拍攝白楊步道有個缺點,對比太強,亮的太亮,暗的太暗,還有顏色不漂亮


建議要走白楊步道還是選在上午或是下午四點以後,一來避暑,二來也比較容易拍到漂亮的照片



儘管陽光炙熱,有時還是可以躲到山壁陰涼處躲躲太陽



走至此處疑無路,轉個彎又是開闊的溪谷地形


走了將近兩公里,唏哩嘩啦的瀑布聲已經通知我們白楊瀑布要到了。穿過搖晃不已的吊橋在涼亭陰暗處稍做休息,這溪水是碧藍色的很漂亮和砂卡噹步道的水一樣顏色(個人覺得砂卡噹更漂亮)。瀑布濺射處還有彩虹,彩虹拍得好很不容易,即使用包圍曝光也難以重現眼睛所見。身旁的小情侶拿著小相機和腳架,時而拍拍景,時而拍拍人,很有當年自己的影子,從練習中進步。隨著年齡增長,經濟能力提升,身上的背負反而更重了.......(這時候是不是該罵罵Nikon,怎麼好的器材都是超重的,強迫攝影者練身體喔!)

前方就是通往白楊步道的吊橋與涼亭



在此休憩十分愜意,涼爽消暑


走過吊橋,到涼亭休息一下


瀑布和碧綠色的溪水讓人暑氣全消


白楊瀑布的吊橋


往左方走去約300公尺即可抵達水濂洞


穿過清涼的隧道


水濂洞:在這裡有免費的冷氣可以吹呀!溪水冰得透澈,手腳浸泡在水裡還會感覺到刺痛呢! 


由外往內拍攝水濂洞


由內往外拍攝水濂洞


水濂洞裡面水量驚人,不想濕身是不可能的任務


白紋鳳蝶(資料來自嘎嘎昆蟲網,http://gaga.jes.mlc.edu.tw/new23/index9008.htm)
(鳳蝶科)展翅寬 90 - 100 mm,雄蝶翅膀表面黑色,後翅具3枚緊鄰的白色塊狀斑紋,具尾狀突起,雌蝶翅膀顏色較雄蝶淡,後翅橙紅色斑較發達。本種外觀近似玉帶鳳蝶雌蟲翅腹面,但本種後翅白斑為3枚,玉帶鳳蝶為4枚,且本種體型較大。生活於低、中海拔山區,喜歡訪花吸水,本種數量較少見。


白條斑蔭蝶(資料來自嘎嘎昆蟲網,http://gaga.jes.mlc.edu.tw/new23/index9008.htm)
(蛺蝶科) 展翅寬約75 - 89mm,翅膀表面黑褐色具明顯的白色帶斑,翅腹面深褐色具條狀白色斑紋。雌雄外觀近似,但雌蝶體型較大。南部地區部份個體白色條斑極小,形成黑化個體。幼蟲食草為綠竹、桂竹、孟宗竹,生活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常棲息於竹林內,成蟲於 3 - 10 月出現,喜食腐果、樹汁、糞便。本種為台灣最大的蛇目蝶,普遍分布全島,為常見種。


青帶鳳蝶(資料來自嘎嘎昆蟲網,http://gaga.jes.mlc.edu.tw/new23/index9008.htm)
(鳳蝶科)展翅寬50 - 60 mm,翅膀表面黑色,展翅時上下翅有一水藍色的橫帶斑紋相連,無明顯尾狀突起,翅腹面亦具青帶斑紋,此特徵為命名的由來,雌雄差異不大。成蟲除冬季外全年可見,生活於平地至中海拔山區,喜歡訪花及地面吸水,飛行迅速,為常見的鳳蝶類。


青帶鳳蝶


淡黃蝶(資料來自嘎嘎昆蟲網,http://gaga.jes.mlc.edu.tw/9701bx/in94.htm)
(粉蝶科) 展翅寬 50 - 65 mm,本種有二型,無紋型和銀紋型,銀紋型後翅腹面中央有2個緊鄰的紅色小圓斑,翅脈清晰,雄蝶顏色較深,雌蝶較淺。本種有淡綠色與黃色個體,有些個體斑紋異常大。生活於低海拔山區,常見於豆科植樹之樹幹上訪花吸蜜。普遍分布全島,尤其中、南部或東部許多豆科類的行道樹吸引上千隻此蝶,數量龐大十分壯觀。


淡黃蝶



梭德氏棘蛛
學名:Gasteracantha sauteri (Dahl, 1914)
科名:金蛛科 Araneidae
俗別名:廣腹棘蜘蛛,曹德氏棘蜘,曹氏棘腹蛛
腹部堅硬,略成方形,寬度大於長度,腹部周邊有三對尖刺狀突起,第二對突起最長,第一對突起最短。腹部大致呈黃色,筋點黑色,突起暗紅色,頭胸部及腹部腹面黑色有許多黃色斑點



梭德氏棘蛛
長相奇特的梭德氏棘蛛腹部周邊有三對尖刺狀突起。梭德氏棘蛛甲深褐色,頭部中央有一淺溝痕,縱溝痕兩側並無明顯的丘狀突起;腹部堅硬,略成方形,寬度大於長度(梭德氏棘蛛將近1比3的比例大概是所有蜘蛛裏最寬的了,所以又稱為廣腹棘蛛),腹部周邊有三對尖刺狀突起,第二對突起最長,第一對突起最短,這就是棘蛛屬的特徵。其腹部大致呈黃色,頭胸部及腹部腹面黑色有許多黃色斑點。 梭德氏棘蛛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低海拔山區,多結網於樹林內。


斷紋金蛛(資料來自嘎嘎昆蟲網,http://gaga.jes.mlc.edu.tw/9702bx/790.htm)
(金蛛科)雌蛛體長7-8mm,頭胸背板黑褐色,中央有明顯的放射狀斑紋,腹背底色黃白色,中央具黑褐色縱帶,縱帶前寬,中央窄,後端最寬大,腹背具4-5條黑色橫帶,其中第2條橫帶呈波浪狀,第2-4列橫帶中央有紅色、白色圓斑,腹端黑色。本種為常見的種類,主要分布低海拔山區,棲息低矮的樹林,結圓型網並有條狀或X狀隱帶,身體倒掛在中心位置,各步足縮成4條,前後各2條向外張開,姿態十分可愛。


盲蛛(資料來自嘎嘎昆蟲網,http://gaga.jes.mlc.edu.tw/new23/9411/166.htm)
盲蛛目─在生物分類的階級屬於《動物界→節肢動物門→蛛形綱→盲蛛目》,雖然也是八隻腳,但不屬於蜘蛛,蜘蛛身體構造分頭胸、腹兩部分,盲蛛 則頭胸部和腹部間無明顯的分隔,大部分的盲蛛步腳細長,不吐絲。盲蛛依食性可分為植食性與肉食性兩種,植食性種類步腳細長,上顎及觸鬚無明顯特化;肉食性盲蛛步腳粗短,上顎及觸鬚特化成鋏狀之捕食構造。台灣已知有28種盲蜘。

盲蛛(資料來自小勛's BLOG,http://www.ellison.idv.tw/ellisonblog/article.asp?id=268)
盲蛛這東西很有趣 名叫盲蛛  可是既不盲 也不是蜘蛛。一般蜘蛛屬蛛形綱蜘蛛目 盲蛛是蛛形綱盲蛛目 所以和蜘蛛在分類上是不同目的。外型與蜘蛛最大的不同是 頭胸部與腹部相連之間並無凹陷或形成腹柄,也就是說頭部和腹部看起來是連在一起的 至於盲蛛的視力,大多數盲蛛是有兩隻眼睛的  就在頭部上方。


紫色的蜘蛛:查了許多網頁,也用關鍵字找過,找不到相似的圖片,知道的人請不吝惜告知,謝謝!


紫色的蜘蛛


臭巨山蟻
頭、胸呈紅褐色,腳黑色,腹部則是紅褐色+米白色橫帶,身體觸感柔軟,工蟻瘦長斯文狀~頭及鄂都明顯較小,兵蟻 頭部壯碩大顎較大,行動極敏捷,會以跳躍方式避敵,性沉著、溫和..遇到危險會以逃跑為主,但若巢穴遭到威脅 會先靜待危險過去,如危險已確定影響到巢內蟻群,牠們則會以退避或整巢螞蟻湧出並以拉扯性猛咬和蟻酸攻擊,算是既具特色必要時又夠 冷靜兇猛兼具的蟻種。


蝗蟲


螳螂


蛾:蛾的總類有幾千種,光是看圖就看到眼花,實在沒有辦法為這隻蛾標上註解,知道的人請告訴我一下


昆蟲:這隻蟲我也不認識,更別說如何找起了........汗顏啊!


昆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w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