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從阿利坎特(Alicante)開了178公里的路程來到瓦倫西亞。瓦倫西亞(Valencia)是面對地中海的瓦倫西亞州的首府,也是西班牙的第三大城。這座城市由羅馬人建於西元前137年,歷經摩爾人(Moors)、阿拉貢人(Aragonese)和條頓族人(Visigoths)的占領,加上曾是古代絲綢貿易中心所在地,在建築和文化上深受羅馬、條頓和穆斯林影響。

照例到了瓦倫西亞之後開始找停車位、找旅館,把車停好、行李安置妥當就開始今天(2006/08/22)的瓦倫西亞之旅。瓦倫西亞有許多著名的景點像是大教堂(Cathedral)、米格雷特之塔(Torre del Miguelete)、絲綢貿易中心(La Lonja de la Seda)、中央市場(Mercado Central)、陶瓷博物館(Marques de Dos aigues Palace)以及藝術與科學之城。

絲綢貿易中心(La Lonja de la Seda)是15世紀建造的歌德式建築,直到19世紀為止,一直是絹布及其他商品的交易所,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為世界文化遺址(World Heritage Site)。

大教堂(Cathedral):建築雄偉,是瓦倫西亞舊城區的地標,尤其是和教堂相連的米格雷特之塔(Torre del Miguelete),是著名的觀光景點。大教堂建於1262年,之後不斷擴增,擁有哥德、巴洛克和羅馬式三個風格的大門,最古老的是羅馬式的,而正門口建於18世紀,屬巴洛克式。每到假日,大教堂旁的市政廣場上會出現市集,有些攤子可見到瓦倫西亞的特產──陶器,是吸引當地人和觀光客駐足的最大賣點。

中央市場(Mercado Central):瓦倫西亞現代建築的最佳典範,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市場之一。裡面應有盡有,從海鮮、蔬果、有名的風乾火腿到各式香料,滿足當地人的生活所需,也讓觀光客看花了眼。

陶瓷博物館(Marques de Dos aigues Palace):除了內部珍藏5千件以上的陶器,涵蓋史前時代、希臘羅馬時期到畢卡索的作品,值得一看;這棟建築的外表也是藝術品,大門口有個由雕刻家Ignacio Vergara打造的雕像,是瓦倫西亞的觀光景點之一。

藝術與科學之城(文章取材自由時報,作者:張基義):有鑑於美國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設計的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促使西班牙第四大城畢爾包起死回生的成功經驗,第三大城瓦倫西亞也寄望藉著「藝術與科學之城」這項超大尺度的都市開發案與文化建築,帶動瓦倫西亞的城市復甦。藝術與科學城占地三十五萬平方公尺,位於乾枯古老的突歷亞(Turia)河床上,介於瓦倫西亞的舊城區與水岸區之間。一九五七年洪水氾濫,導致河道永久南移,當時在城區留下了七公里長的空地,卻為五十年後的城市復興,預留了再生的基地。這座耗資近百億台幣的科學與藝術之城,號稱是歐洲跨世紀最浩大的文化建設工程,由西班牙中生代建築大師、瓦倫西亞的子弟聖地牙哥.卡洛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返鄉設計;第一棟建築物天文館(L'Hemisferic; Planetarium)於一九九八年四月開幕啟用,科學館(Science Museum Principe Felip)於二○○○年完成,植物園與停車場(L'Umbracle;Parking Structure)於二○○一年完成,藝術中心(Palacio de las Artes)預計於二○○四年完工。只有其中最靠南邊地中海側的海洋公園,是由建築師late Felix Candela設計。卡洛特拉瓦使用了純白的混凝土,以及與高第雷同的不規則破碎磁磚,作為建築外牆的材料。令人矚目的新建築群為城市邊界瀕臨破敗的工業區,形塑了重新出發的新地標。藝術與科學城建築風格的奇特,足以與澳洲的雪梨歌劇院互相睥睨;尺度壯闊的震撼與永恆的寧靜感,幾乎不下於世界十大奇景之一的印度泰姬瑪哈陵。瓦倫西亞這個十年前名不見經傳的都市,透過全球媒體報導與廣告行銷,成為當代世界的焦點城市,而科學與藝術之城這項幾近烏托邦式的開發案,是否能真正造就出屬於瓦倫西亞的成功經驗,廣受世界矚目。能否進一步吸引歐洲各國菁英在此置產、帶動國際企業加碼投資促成產業徹底轉型,值得觀察。

科學館:於2000年完成的科學館占地四萬一千平方公尺,以樹林為設計概念,結構設計巧妙的詮釋密林樹幹,挺拔強硬紋理清晰有序。北面以四十公尺高的玻璃與網狀的鋼結構,形成兩百四十一公尺長、尺度令人震撼的主軸長廊。與天文館為全區最重要的兩棟建築物,為七公里長的河床地界定出延伸至海岸的主軸線。

藝術中心:藝術中心高度七十五公尺、占地四萬平方公尺,形體由兩個薄殼交互融合切割而成。頂端懸吊彎葉狀的頂版,挑戰地心引力的做法產生了驚人的空間張力。兩座層疊的室內歌劇廳分別可以容納一千兩百人與四百人,頂層平台的半戶外劇場亦可容納兩千人共享天籟,懸吊彎葉狀的頂版則提供了最佳的音響反射。建築在世紀交替之際已經成為行銷城市品牌的主力媒介,車站、機場、橋梁等土木類的基礎建設也絲毫不能放過展現創意的機會。一百億台幣、十年光陰、世界頂尖的建築創意,換取進入世界舞台的門票與城市光榮再造的機會。台灣當今文化創意產業喊得震天價響,需要經歷三任總統才能完成的永續文化建設,更需要讓世界頂尖建築創意發揮的包容環境,唯一最不需要的就是花大錢做沒有設計創意僅符合基本機能乏味無趣的大型基礎建設。

水中之城:雖然靠近海,但是西班牙的瓦倫西亞氣候卻非常乾燥。建築師卡洛特拉瓦,決定將水定位為這座「藝術與科學之城」最重要的元素:運用水的鏡射,讓建築物產生如夢似幻的倒影。

天文館:天文館以「知識之眼」為設計概念。眼睛是人類觀察世界了解宇宙的靈魂之窗,以眼球造型的天文館來作為瓦倫西亞城市文藝復興的起點,別具新意。圓球狀的瞳孔為Omnimax全天域放映室,眼瞼上部以薄殼結構包覆,眼瞼下部以弧形玻璃外加金屬油壓支架,看上去宛如睫毛,天氣熱時眼瞼還會自動開啟調解室內的微氣候。

植物園:三百二十公尺長的植物園,是頂拱十八公尺高的開放型建築物,為古河床上七公尺的高層上架構一座未來都市陽台。底部為白色混凝土建築的停車場,沿街面使用高第慣用的弧形拱圈,表面以破碎的馬賽克磚裝飾。頂層白色鋼構五十五座頂拱與五十四組細弦狀的肌肋網架,將十九世紀的歐洲流行的冬季公園(Winter Garden)轉化為二十一世紀的人造與自然共生的複合結構體。這座纖細如蜘蛛網狀的開放性建築,在地面覆上厚達一點二公尺的泥土,種滿了瓦倫西亞當地的原生樹種。爬藤將沿著網架逐年往上蔓延,數年後白色如薄翼般的結構將轉化為超大尺度的綠廊。綠廊下提供了幽雅的戶外藝廊,六件當代公共藝術恰如其分地鑲嵌其間。

2006/08/22從阿利坎特(Alicante)開車到西班牙的第三大城瓦倫西亞(Valencia),全程178公里


抵達瓦倫西亞後的第一站就是到藝術與科學之城,從衛星圖俯瞰,這座藝術與科學之城還真是大呀!


瓦倫西亞的科學與藝術之城實在是曠世巨作也是攝影的絕佳取材地點,HowCheng抵達時正好是正午時分,拍得非常糟糕,回來之後非常懊悔,那時候應該先去參觀大教堂、米格雷特之塔,然後再到科學與藝術之城,這樣才能在下午光線較柔和的時候拍照,而且可以待晚一點,拍夜景,科學與藝術之城的夜景是無與倫比的美麗,HowCheng錯失了, 唉呀!除了懊悔還能怎樣呢!警惕自己以後出門要多做功課,除了規劃造訪的地點外,還要考慮時間及順序。

藝術歌劇院(Palau de les Arts)(Palacio de las artes Reina Sofia):藝術中心高度七十五公尺、占地四萬平方公尺,形體由兩個薄殼交互融合切割而成。


藝術歌劇院(Palau de les Arts)(Palacio de las artes Reina Sofia):頂端懸吊彎葉狀的頂版,挑戰地心引力的做法產生了驚人的空間張力。


藝術歌劇院(Palau de les Arts)(Palacio de las artes Reina Sofia):兩座層疊的室內歌劇廳分別可以容納一千兩百人與四百人,頂層平台的半戶外劇場亦可容納兩千人共享天籟,懸吊彎葉狀的頂版則提供了最佳的音響反射。建築在世紀交替之際已經成為行銷城市品牌的主力媒介,車站、機場、橋梁等土木類的基礎建設也絲毫不能放過展現創意的機會。


植物園(L'Umbracle):三百二十公尺長的植物園,是頂拱十八公尺高的開放型建築物,為古河床上七公尺的高層上架構一座未來都市陽台。


植物園(L'Umbracle):底部為白色混凝土建築的停車場,沿街面使用高第慣用的弧形拱圈,表面以破碎的馬賽克磚裝飾。頂層白色鋼構五十五座頂拱與五十四組細弦狀的肌肋網架,將十九世紀的歐洲流行的冬季公園(Winter Garden)轉化為二十一世紀的人造與自然共生的複合結構體。


植物園(L'Umbracle):這座纖細如蜘蛛網狀的開放性建築,在地面覆上厚達一點二公尺的泥土,種滿了瓦倫西亞當地的原生樹種。爬藤將沿著網架逐年往上蔓延,數年後白色如薄翼般的結構將轉化為超大尺度的綠廊。


植物園(L'Umbracle):綠廊下提供了幽雅的戶外藝廊,六件當代公共藝術恰如其分地鑲嵌其間。


植物園(L'Umbracle)


天文館(L'HEMISFÈRIC " The Eye of Wisdom"):天文館以「知識之眼」為設計概念。眼睛是人類觀察世界了解宇宙的靈魂之窗,以眼球造型的天文館來作為瓦倫西亞城市文藝復興的起點,別具新意。圓球狀的瞳孔為Omnimax全天域放映室,眼瞼上部以薄殼結構包覆,眼瞼下部以弧形玻璃外加金屬油壓支架,看上去宛如睫毛,天氣熱時眼瞼還會自動開啟調解室內的微氣候。


天文館(L'HEMISFÈRIC " The Eye of Wisdom")


科學館(Ciudad de las Artes y las Ciencias)(El Museo de las Ciencias Príncipe Felipe,"Príncipe Felipe SCIENCE MUSEUM"):於2000年完成的科學館占地四萬一千平方公尺,以樹林為設計概念,結構設計巧妙的詮釋密林樹幹,挺拔強硬紋理清晰有序。北面以四十公尺高的玻璃與網狀的鋼結構,形成兩百四十一公尺長、尺度令人震撼的主軸長廊。與天文館為全區最重要的兩棟建築物,為七公里長的河床地界定出延伸至海岸的主軸線。


科學館內部


科學館(Ciudad de las Artes y las Ciencias)(El Museo de las Ciencias Príncipe Felipe,"Príncipe Felipe SCIENCE MUSEUM")


科學館(Ciudad de las Artes y las Ciencias)(El Museo de las Ciencias Príncipe Felipe,"Príncipe Felipe SCIENCE MUSEUM")


科學館(Ciudad de las Artes y las Ciencias)(El Museo de las Ciencias Príncipe Felipe,"Príncipe Felipe SCIENCE MUSEUM")


藝術歌劇院(Palau de les Arts)(Palacio de las artes Reina Sofia)


科學與藝術之城附近的雕像


公園附近的裝置藝術,我們要坐公車回到瓦倫西亞的城區了,繼續參觀其他的古蹟。(誠心建議,有人要到科學與藝術之城,一定要下午來,待晚一點,然後拍夜景)
 

Museo San Pío V, Valencia,這也是瓦倫西亞觀光地圖中的一個點


回到瓦倫西亞的城區中心後,按著瓦倫西亞的觀光地圖按圖索驥,一個點接一個點地用雙腳找尋。很多景點當時沒有認真做紀錄、寫筆記,事後都忘了,只能憑著照片對照旅遊書或是網路上的照片來回憶了。唉!第一次的自助旅行果然是莽莽撞撞,粗心大意,東漏西漏的。

大教堂(The Cathedral):建築雄偉,是瓦倫西亞舊城區的地標,尤其是和教堂相連的米迦勒八角鐘塔(Miguelete),是著名的觀光景點。
 

大教堂(The Cathedral):大教堂建於1262年,之後不斷擴增,擁有哥德、巴洛克和羅馬式三個風格的大門,最古老的是羅馬式的,而正門口建於18世紀,屬巴洛克式。每到假日,大教堂旁的市政廣場上會出現市集,有些攤子可見到瓦倫西亞的特產──陶器,是吸引當地人和觀光客駐足的最大賣點。
 

大教堂(The Cathedral):從正面進入後右手邊的聖杯禮拜堂(Capilla del Santo Cáliz),裡頭擺飾著基督在最後的晚餐時使用過的餐具


時間久了,當時沒有做紀錄,不清楚這是什麼景點


某藝術中心


英國宮百貨公司


瓦倫西亞市區景點
 

西班牙處處都是美麗、古樸、或是藝術的建築


雷納廣場(Plaza de la Reina)前的噴泉


瓦倫西亞的美麗建築
 

在瓦倫西亞中央市場旁的精緻建築


這麼美麗且精緻的建築居然找不到任何說明,已經在Google map的中央市場附近的每張圖都點閱過了,就是找不到這棟建築的照片


瓦倫西亞古樸的教堂
 

這是鬥牛場嗎?看起來像是


陶瓷博物館(Marques de Dos aigues Palace):除了內部珍藏5千件以上的陶器,涵蓋史前時代、希臘羅馬時期到畢卡索的作品,值得一看。


陶瓷博物館(Marques de Dos aigues Palace)
 

陶瓷博物館(Marques de Dos aigues Palace):這棟建築的外表也是藝術品,大門口有個由雕刻家Ignacio Vergara打造的雕像,是瓦倫西亞的觀光景點之一。


陶瓷博物館(Marques de Dos aigues Palace)入口兩旁的雕像真是無與倫比的精美,來過這裡的遊客不禁都會拍下這幾張代表性的照片
 

米格雷特之塔(Torre del Miguelete):面對大教堂主立正面的高塔,建於14~15世紀。這座八角形造形的石造鐘樓是1418年的聖米伽勒紀念日時以其名為塔名(米伽勒在瓦倫西亞語稱為米格雷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ow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 人氣()